正元智慧IPO:收购亏损公司藏隐忧应收账款高企埋地雷

www.yingfu001.com 2015-11-11 00:00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

  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正元智慧”)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(申报稿)。本次正元智慧拟发行不超过1666.67万股A股,募集资金拟投向智慧易通、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和升级、研发中心,以及补充流动资金,总投资3.78亿元。

  正元智慧主营业务为智慧一卡通系统的设计、开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及增值运营。据了解,正元智慧并非首次冲关IPO。公司曾于2012年准备上市,不料遭遇IPO暂停,而在今年7月公司刚刚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后,再次碰到暂停IPO。

  记者注意到,正元智慧不仅存在着存货高企、应收账款逐年增加等财务风险;同时,公司在收购亏损公司后未能有效改善收购公司业绩,其收购决策是否正确也存疑。

  收购亏损公司无力回天

  招股说明书显示,正元智慧近年来进行了多项收购,其中包括2012年8月增资收购杭州容博、2012年9月收购杭州捷卡50.10%的股权,以及2013年1月收购福建正元51%的股权。对于上述一系列的收购,正元智慧认为,收购有利于与公司原有业务形成较好地互补性和协同效应。

  但是,记者注意到,杭州捷卡在正元智慧收购时就是一家亏损公司,而在正元智慧收购后该公司仍然出现亏损,正元智慧收购该公司的作法是否正确存疑,同时如果杭州捷卡未来仍然持续亏损,无疑对正元智慧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。

  相关资料显示,杭州捷卡系正元智慧、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坚、张旭光、黄昕、李战鹏于2011年4月共同投资设立。设立时,公司持有杭州捷卡9.01%的股权,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坚持有杭州捷卡36.04%的股权,黄昕持有45.05%的股权,张旭光持有8.11%的股权,李战鹏持有1.80%的股权。

  杭州捷卡的主要业务为开发和运营校付宝平台(www.xiaofubao.com),该平台系在智慧一卡通平台基础上构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,可以为校园一卡通的持卡人提供网上支付充值、网上购物、创业求职、小额授信等延伸增值服务。

  2012年9月11日,正元智慧与陈坚、张旭光、黄昕、李战鹏分别签署《股权转让协议》,约定分别以40万元、9万元、4.61万元、2万元的价格收购陈坚、张旭光、黄昕、李战鹏持有杭州捷卡的36.04%股权(计80万元出资额)、8.11%股权(计18万出资额)、4.16%股权(计9.22万元出资额)、1.80%股权(计4万元出资额)。考虑到杭州捷卡主要开展互联网业务,需要较长时间的业务培育和投入,收购前处于亏损状态,经各方协商确定本次股权转让

  价格为每1元出资额作价0.5元。上述股权收购完成后,正元智慧持有杭州捷卡的股权比例由9.01%上升至59.11%,杭州捷卡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。

  对于本次收购,正元智慧认为,校付宝平台提供的线上服务,可以与公司校园一卡通线下服务互联互通,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,两者结合可为校园一卡通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,并为公司进一步打造O2O等新型业务模式奠定基础。同时正元智慧认为,本次收购可消除与实际控制人存在的潜在同业竞争;夯实公司战略规划,进一步完善公司线上线下业务布局,探索公司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发展路径和模式。

  在正元智慧收购杭州捷卡时,杭州捷卡是处于亏损状态,当时正元智慧给出的理由是其“开展的互联网业务尚在研发和培育期”。但是时隔几年之后,我们看到的仍是该公司的亏损业绩。相关资料显示,2014年度,杭州捷卡的净资产为-649.82万元,净利润-93.76万元。收购一家已处亏损的公司本来就是一件较为冒险的事情,而在收购之后仍然无力挽救亏损的局面,正元智慧此次收购是否决策失误值得考究。

  存货高企应收账款增长

  虽然正元智慧从事软件行业,但公司却并非轻资产运行的模式,反而公司存货占比较高,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。

  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4年末公司存货为6499.41万元,占流动资产的15.5%,其中一年以上的发出商品项目为846.03万元。此外,2012年、2013年和2014年,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.04%、3.03%和2.97%,略有下降。对于下降的原因,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这样解释:“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来业务规模扩张迅速,存货水平相应增长也较快,周转速度略有下降。”

  从流动资产来看,截至2012年末、2013年末和2014年末,公司货币资金、应收账款和存货合计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89.62%、84.21%和93.37%。虽然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,但流动资产大部分被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据。

  此外,相关数据还显示,2012年末、2013年末和2014年末,公司应收账款账面金额分别为1.03亿元、1.16亿元和1.62亿元,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8.74%、47.77%和53.49%。应收账款的高企无疑为公司埋下地雷。一旦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回收或无法回收发生坏账的情况,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,从而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到较大不利影响,直接导致营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。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征稿启事 | 合作伙伴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关于我们 | 法律声明 | 网址导航 | 虞凌云
    • 赢富财经网:www.yingfu001.com 简易域名: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!Copyright©2008-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-1
    •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,风险自负。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
    • 特别提示: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“加入会员、承诺收益、利润分成”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。
    •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,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!联系我们
    •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