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大证券评级从C回A 港股IPO或在即

www.yingfu001.com 2015-08-04 19:22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

  7月17日,证监会发布了2015年度证券公司分类结果。其中,光大证券从C级升至A级,是此次分类升级幅度最大的券商。

  同时,有财经媒体报道指出,光大证券可能已委任三家投行为其安排最大200亿港元规模的香港IPO,同时已聘请自家旗下投资银行—光大证券(香港)、美银美林及瑞银负责该交易,或将于第四季度在香港上市。

  评级上调将利好其港股 IPO之路。而对于IPO的进展,光大证券公关部相关人士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“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”。此前3月,光大证券曾发布公告通过了规模不超过6.8亿股的赴港上市计划。按此计算,光大证券H股IPO规模,最大可达200亿港元(折合约160亿元人民币).

  评级从C重回A

  证监会日前发布的2015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,共95家券商有30家级别与去年持平,56家分类级别上升。其中,光大证券从C级升至A级,是此次分类升级幅度最大的券商,而在去年,光大券商却是在评级中降幅最大的券商。

  此前,由于受“乌龙指”影响,光大证券的评级在2014年由AA级被降为C级。连降7级的光大证券,成为了当年“最悲惨”券商。华泰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“券商评级下降不只是面子难看,会导致一系列问题,新业务可能受到影响,融资成本也会提高,还会被要求增加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比例等。”

  不过,进入2015年,光大证券终于否极泰来,渐入佳境。

  申万宏源何宗炎指出,“一方面,2014 年公司基本完成”8·16“金融资产处置工作,摆脱该事件的不良影响,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和自营业务开展重回正轨;另一方面,2014 年底光大集团改革重组,作为集团旗下的证券业务平台,公司有望受益于集团资源和效率提升”。

  同时,此前受“乌龙指”影响而搁浅的定增计划重启后也于今年被监管层批准。

  2月6日,光大证券的定增预案显示,该公司拟向包括第二大股东光大控股在内的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6亿股,发行价格不低于10.42元/股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,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,补充公司营运资金,以扩大业务规模。不过,在最终通过的方案里面,其第二大股东光大控股在证监会质询后,中途撤销了认购。

  此外,光大在今年也加快了国际化布局。今年2月,光大证券与香港新鸿基有限公司正式签约,以40.95亿港元收购后者旗下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70%的股份。而此前受限业务也陆续恢复,目前除了传统的证券业务外,已扩展至直投、另类投资、期货风险管理、融资租赁以及海外证券业务。

  而如今,走出“乌龙指”阴影的光大证券已重返A类评级,距此前的AA评级只差一步之遥,同时还交出了一份靓丽的“期中成绩单”。

  日前,光大证券发布的半年业绩预告显示,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.81亿元,同比预增11.5倍到12倍,即达到47亿-49亿元之间。对于业绩剧增,光大证券表示,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向好,交投活跃,该公司上半年的证券经纪、证券自营、投资银行、直投和境外业务等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。

  IPO时机不对?

  重返A类券商,加上靓丽的半年预报,诸多利好使得业内人士认为将利好光大在今年下半年登陆H股。

  在今年3月,光大证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议案。拟发行至多6.8亿H股,并授予簿记管理人不超过1亿股H股的超额配售权。光大证券计划将集资所得用于资本中介业务、融资融券等新型业务、自营金融产品投资、境内外证券类资产收购及投入、补充营运资金等。

  中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,“A+H股两地上市的布局,可以更有效地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资本中介等业务,同时提高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,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”。

  目前,国内券商中在“A+H”股上市的仅有4家,分别是:中信证券、海通证券 、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。其中,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均在今年上半年先后登陆H股,分别募资约280亿港元和350亿港元,两家券商均受到香港投资者热捧,成为今年数一数二的港股“募资王”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此前在某券商座谈会上曾表示,行业排前十名的券商今年内全部上市,并有7家券商预计实现“A+H”股上市。A股IPO当前处于停发状态,通过境外上市补充资金成为券商选择的途径之一。

  不过,近期港股大跌、多只新股破发却让H股IPO市场蒙上一层阴影,而中资券商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,以华泰证券为例,刚刚宣布其全球发售的稳定价格期结束,公司股价立刻再度跳水,目前股价在18.2港元左右,较招股价24.8港元大幅缩水。因此,光大证券此时H股IPO可能并非是一个最佳的时机。除了光大证券,中金公司最近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材料。

  严林信息首席经济分析师吴锲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目前,中资的券商股在A股市场面临投资者的抛售,此时IPO,可能会影响股价的表现。同时,由于国内IPO放缓,加上投资者交易日趋冷淡,融资融券业务也被抑制,国内券商业绩面临下行风险。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征稿启事 | 合作伙伴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关于我们 | 法律声明 | 网址导航 | 虞凌云
    • 赢富财经网:www.yingfu001.com 简易域名: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!Copyright©2008-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-1
    •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,风险自负。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
    • 特别提示: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“加入会员、承诺收益、利润分成”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。
    •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,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!联系我们
    •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